DB33_T 372.2-2008 无公害杨梅 第2部分_生产技术规程

ID

C3486CABCBF3431BBE924DDF904996B6

文件大小(MB)

0.21

页数:

11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09-6-1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67.080,B31,备案号:,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,DB33,DB33/T 372.2—2008,代替DB33/T 372.2-2002,无公害杨梅,第2 部分:生产技术规程,Non-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xberry,Part 2:Regulation of production technique,2008-02-25 发布2008-03-25 实施,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33/T 372.2—2008,I,前 言,DB33/ 372-2008《无公害杨梅》按部分发布,分为三个部分:,——第1 部分:产地环境要求;,——第2 部分:生产技术规程;,——第3 部分:质量安全要求,本部分为 DB/ 372-2008 的第2 部分,本部分代替 DB33/T 372.2-2002《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》,与DB33/T 372.2-2002 相比主要变,化如下:,——引用文件,删去造林树种苗木等级;,——园地选择中,增加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-9℃ ,光照充足,坡度不宜超过30°,海拔高度浙南,可高,浙西北宜低,产地环境应符合DB/ 372.1-2008 要求。在园地规划中将鱼鳞坑改为带状或块状整,地。品种中增加桐子杨梅。栽植中苗木质量标准规定改为苗木质量要求表;增加了可在10 月上旬~12,月中旬栽植,以及也可深栽,将嫁接口植入土中;,——整形修剪中,对自然开心圆头形和疏散分层形整形补充了数字说明;修剪时间增加了生长期修,剪方法有环状剥皮、拉枝、摘梢、短截和疏剪。侧枝修剪,徒长枝修剪和过密枝修剪删改为修剪要点,分别有幼树期、初结果期和盛果期修剪;,——花果量调整修改为花果调控,增加多效唑控梢促花提高着果、疏花和疏果;,——施肥中修改了幼年树、成年树的施肥量,增加施肥时间、叶面施肥的肥料种类和浓度;,——不结果、少果、旺树改造方法中,增加环状剥皮,倒贴皮和土施多效唑;,——防治原则删去病虫害预测预报和以营林技术为基础,改为农业防治为基础,根据病虫发生、发,展规律因时、因地制宜。农业防治中增加冬季清园。生物防治中应用改为提倡使用;,——表 1 癌肿病防治增加20%叶青双可湿性粉剂和硫酸铜两种药剂。介壳虫类防治增加40%速扑,杀乳油,蓑蛾类防治增加20%杀灭菊脂乳剂。增加果蝇的防治方法;,——采收中增加应依品种特征确定采收期、采收时间、方法和分级等,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,本部分起草单位:浙江林学院、浙江省林学会、台州市黄岩区林业特产局,本部分主要起草人:王白坡、程晓建、龚洁强、陈天霞,DB33/T 372.2—2008,2,无公害杨梅,第2 部分:生产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杨梅生产所要求的园地条件、建园、定植、树冠整形修剪、土肥管,理、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,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杨梅的生产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,随后所有的修改单(不包括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,然而,鼓励根据本标,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,版本适用于本标准,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,GB/T 8321(所有部分)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(一),NY/T 394-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,DB33/T 372.1-2008 无公害杨梅 第1 部分:产地环境要求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,3.1,幼树期,从栽植到开始结果的时期,3.2,初果期,从开始结果到有一定经济产量的时期,3.3,盛果期,从有经济产量经丰产稳产阶段,到出现大年和小年,产量开始下降初期的时期,3.4,衰退期,从产量降低到无经济效益时期,植株不能正常结果直至死亡,3.5,主枝,从主干上分生出的大枝条,3.6,DB33/T 372.2—2008,3,副主枝,从主枝上分生出的大枝条,3.7,侧枝,从主枝、副主枝和大枝条上分生出有结果和生长功能的枝群,3.8,短截,剪去枝梢长度的一部分,3.9,疏删,将枝条从基部剪去,3.10,回缩,在多年生枝条上短剪,3.11,高接换种,在主干及其以上枝条上进行高位截枝嫁接,更新品种的嫁接方式,4 建园,4.1 园地选择,4.1.1 气候条件,年平均温度 15℃~21℃,极端最低温不低于-9℃,≥10℃的有效积温4500℃以上。光,照充足。年平均降水量1000mm 以上,初夏果实膨大转色期降水量大于160mm,大气相对湿,度在80%以上,有利于果实生长发育和生产优质果品,4.1.2 地形地势,宜在山地栽培,海拔高度800m 以下,浙南可高,浙西北宜低,一般以100m~400m 为最,适宜。坡度25°以下,不宜超过30°,4.1.3 土壤,蕨类、杜鹃、松、杉、毛竹、青冈栎等植被生长良好,土层深厚,pH 值4.5~6.5,排,水良好,富含石砾的红壤或黄壤,忌连作,4.1.4 产地环境,应符合DB33/T 372.1-2008 的要求,4.2 园地规划,园地应规划道路系统,种植小区和水保工程,视坡度大小修筑标准化梯田,带状或块状,整地,保留周围植被。山顶和陡坡要保留植被,防止水土流失,DB33/T 372.2—2008,4,4.3 品种选择,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,具有良好经济性状和地方特色的品种。增加早熟、晚熟和大,果型品种。可发展品种有临海早大梅、迟色、桐子杨梅、荸荠种、丁岙梅、大炭梅、深红种、,东魁和晚稻杨梅等,4.4 栽植,4.4.1 苗木质量要求,以1 年生嫁接苗为好,质量应……

……